全球的痛?! 全世界約3.5億人患關節炎
- 2021年11月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生活習慣:坐姿、高跟鞋、裙裝 -------- ↘
異常壓力:肥胖、關節穩定性減少、外傷、搬重物 → 危害軟骨
軟骨異常:老化、基因與代謝疾病、發炎-----↗

退化性關節炎:最初可能僅在活動或工作後發生,隨時間進展發炎情況會更加嚴重並無法緩解。症狀包含關節腫脹、運動範圍受限、以及手腿無力或麻木。最常見的為膝關節、髖關節、頸部和下背部脊椎、以及遠端指關節。
除關節損傷外,異常關節發育、遺傳因素、生活習慣與肥胖性別都有影響。超重,長短腳或從事高關節壓力工作的人風險更大。
骨關節炎被認為是作用於關節的物理機械應力和持續炎症所引起的,造成軟骨流失,進一步機
械結構改變而惡性循環。軟骨內無微血管,因此自我再生修復困難。再加上關節囊與關節周邊
韌帶不當使用發炎疼痛而降低運動量,伴隨肌肉萎縮進一步無法保護穩定關節而加重傷害,進
入受損發炎變形退化的惡性循環。
機械應力造成的損傷以及關節自我修復不足,被認為是骨關節炎的主要原因。特別是膝部骨關
節炎,55歲及以上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膝蓋骨關節炎。某些職業的人,包括大量的活動,
尤其如跪、蹲下或舉重,因為關節不斷的承受壓力,更有可能發展成膝關節炎。
很多人對膝蓋疼痛後知後覺,如何得知已經惡化呢?
教您一個自我檢測方法:
自我檢測要點(資料來源-膝蓋疼痛Q&A)
起床時覺得膝蓋僵硬
膝蓋一動就會痛
膝蓋有積水現象
上下樓梯時膝蓋會痛
膝蓋不一伸展彎曲
膝蓋疼痛導致走路不舒服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