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預防腦中風-頸動脈狹窄與處理

已更新:2021年9月16日


中風每年造成全球眾多人口死亡與失能,終生的發生率是六分之一;更長年在台灣國人十大死因「榜上有名」。而頸動脈狹窄,就是造成中風的一大原因。讓我們一起探討頸動脈狹窄的成因及處理方式。


人體的頸部一共有四條供應大腦運作的動脈:兩條總頸動脈跟兩條椎動脈。總頸動脈又可二分為內外頸動脈,由內頸動脈供應大腦前2/3之血液循環。


然而,隨著年紀增長或是其他危險因子的累積(如抽煙,未控制高血壓⋯等),總頸動脈到內頸動脈分叉處容易形成粥狀硬化斑塊沉積,使得血管內膜增厚,進而阻塞血管或形成血栓剝落,是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的重要原因。據統計,高達七到八成的中風為缺血性腦梗塞,其中二成以上是頸動脈狹窄導致。


除了急性的血栓堵塞之外,臨床上頸動脈狹窄大多為慢性,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容易忽視,大大增加中風機率。嚴重時可能出現症狀性頸動脈狹窄,其症狀有昏厥、暫時性腦缺血、突發性的嘴歪眼斜、言語障礙(常見左腦)、單側臉部或軀體麻木無力、忽然患側視力模糊等。


承上所述,前期較低程度的頸動脈狹窄通常沒有徵兆.因此定期檢查,及早治療非常重要


定期檢查:

最快速、經濟的檢查方式為頸部超音波,可初步評估血管狹窄及斑塊的嚴重程度。


若要進一步診斷,可利用沒有輻射的腦部及頸部磁振造影。此種方式能夠有效偵測出腦部有無陳舊或是新的中風:有些中風區域較小、或是位於功能性相對低的腦部時,因對日常生活沒有造成重大影響,患者可能不會發現。但是有過中風的民眾,發生新中風的機率高於沒有中風過的人,更需多加留意。


此外,現今研究已證實,長期腦部供血不足是造成腦部萎縮與失智症的重要原因。磁振造影也可以施作腦部灌流測試(brain perfusion),來評估血管狹窄的狀況下,腦部供血是否足夠。


及早治療:

治療方面第一步當然是控制危險因子,如三高、抽煙還有水分攝取不足⋯等。血管狹窄度較低、不到介入性治療標準的病患,可以採用輔助性的藥物治療來預防腦中風。


據國外統計,儘管接受了抗血小板藥物治療,高度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兩年內仍有20-25%的中風率。因此,針對血管高度狹窄、但沒有達到完全阻塞的患者,可以施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,其原理大致為使用氣球撐開後,放置支架於頸動脈。


頸動脈支架置放術可以達到兩個好處:

1. 使血管管徑擴大,增加血流量。

2. 將血管上沉積的硬化斑塊壓住後,內皮重新生長覆蓋,減少血栓形成及剝落。

此外,此手術只需局部麻醉,從鼠蹊部放入鉛筆大小的導管,術後傷口小。目前在台灣有相關證照醫師,包含筆者在內,施行此手術已經相當有經驗。根據台灣健保的規定,有症狀且超過60%狹窄、或無症狀且超過70%狹窄,手術便有健保給付


若不幸為血管完全阻塞而有症狀者,則需全身麻醉進行血管重建或是內膜摘除手術


最重要的是,如果發生大中風導致患者腦部功能喪失,不管選擇什麼治療方式都無法回復神經功能,可見早期發現與處理的必要性


所謂預防勝於治療,落實健康的生活型態才是根本之道。建議有高危險的民眾以非侵入式影像定期檢查;如果已經有狹窄形成,需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治療方式。


呂岳勳醫師對中風案例有相當的經驗和最專業的見解,對於血管內介入治療也有很多經驗與案例,亦提供X光片、MRI、電腦斷層報告的分析諮詢。立即預約與呂岳勳醫師線上諮詢:https://reurl.cc/v5bKrl










術前血管不平整,且有不規則的大斑塊,長期下來血液可能沖刷掉斑塊導致中風。
















支架放置完成,術後血液流動比較平順,成功減少中風風險。

93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